文化战疫 多彩非遗// 客家文化
居家战“疫”,文化相伴
【非遗战“疫”】系列
精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源
以富媒体形式展现多彩非遗
文化聚能,同心战“疫”
本期推荐
客家文化



福建南靖县拥有各类土楼1500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汇集了最高、最大、最小、最奇、最古老、最壮观的土楼。成千上万的土楼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点缀在南靖美丽的大地上,形成一道美妙绝伦的风景线,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土楼营建技艺巧妙的采用了山区的地势和当地的生土、木材、山石30等建筑材料,非常节约,异常坚固,防御性强,又极富美感。福建土楼在传承和创新传统生土建筑工艺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聚族而居文化传统的见证。

看见多彩非遗|客家文化
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

春天来了
一切都在复苏当中
开江县文化馆闭馆不谢客,服务不打烊
多彩非遗,谱华章、聚人心
我们共战“疫”
[知识点]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艺术、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诗文、客家历史、客家饮食、海内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是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在的生命力,以至于经过数百上千年之久。
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客家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
2006年5月,由龙岩市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28。
2011年5月,由南靖县、华安县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28。